央视六套推荐的电影《少数派报告》
2019-10-22430
汤姆·克鲁斯领衔主演,他饰演的约翰是犯罪预防中心的警察。
在2054年,人类发明了三个“先知”,他们能提前侦察到人们异常的脑电波。
从而将预测的信息反馈给预防中心,被害人及凶手姓名会被刻在小球上,指引警察抓人。
冲动杀人是红色,预谋杀人是粽色。
警察通过先知看到的未来影像,在案件发生前抵达现场,将凶手抓获。
犯罪预防中心的成立,也让这里的犯罪率骤然下跌。
防患于未然听上去很好,但实行起来就……
比如:一男子发现妻子有点不对头,每天浓妆艳抹的送自己出门。
所以,有一天他来了个突然返家,妻子也给了他意外的惊喜,
和另一个男人在床上厮混打滚……
导演用红球作为开场,我觉得有着自己的考量。
男子握着刀,颤抖着问妻子为什么,然后约翰带人破门而入,将男子按倒,救下女人和情夫。
男子大吼着:我什么都没做!我什么都没做!
但仍被戴上头拷,送去监狱。
偷情受到保护,自己反而进了监狱,这哥们也是够惨。
预防犯罪中心成立后,人命案下降为零,这听起来很安全,但越看越觉得更加不安。
在这里,有犯罪意识就是犯罪。
科技下,每个人都没有了隐私,赤条条的站在数据下,
你还不能反抗,因为所有危险意识全都在先知的预料之内。
直到有一天,约翰在一起预谋杀人案的未来影像中看见了自己。
图像显示:在36小时之后,约翰会在一间公寓开枪杀死一个男人。
让人约翰不解的是:这间屋子,这个男人,他从来没有见过。
不由辩解,来不及调查,一场躲避预防警察的逃亡就开始了。
在逃跑的途中,约翰还要查清真相,还自己清白。
虽然说是02年的片子,但在科技渲染层面,影片并没有落后。
阿汤哥的枪玩的有点酷,控制电脑的手法也有点骚。
但这些骚操作都是为了增加看点,对影片内核并没有帮助。
所以也有网友说:如果把它当做纯粹的娱乐片,就应该打自己嘴巴。
《少数派报告》里充满了“看似多余,实则有心”的细节,它们全部服务于核心。
在瞎子的世界里,独眼龙就是王。
约翰买冰毒时,眼眶空虚的毒贩这样和他说。
在这里,人们所有信息都装在眼球,身份鉴别器安装在各个公共场合。
比如在进入商店门的一瞬间,电子导购就捕捉了你的一切购买信息,给你定制化的专业服务。
拥有眼球,就没有隐私,毒贩挖去双眼换得自由。
更深的含义远不及此,明眼人都觉得自己身处高度安全的社会,其实真相可能并非如此。
约翰偶然间得知,三名先知预见的未来偶尔会出现分歧,每当这时,就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。
“少数派报告”也就被储存起来。
人类提前处理了杀人案,但未来影像会残留在先知的意识中,偶尔会出现案件回视。
为了维护先知的能力,工程师常采用清理案件记忆的方法。
相同的未来影像在危机解除后,就被清除,意见不一时,少数派报告就转入储存在女先知的体内。
即便是预见未来,也不一定是真相。
有句话叫:真相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所以约翰认为女先知一定可以澄清自己的冤屈。
此时他忽然想起来,女先知曾猛地醒来,不停的重复一句话:
你看到了吗?
女先知看见的图像是一段溺水情景,约翰顺藤摸瓜查到了一个失踪的女人。
接着就是他自己的预谋杀人案,可是不认识被害人,又怎会预谋?
但是,结果却和先知预见的几乎一样:
时间地点人物,在36小时后,约翰举枪对准那个陌生的男人。
多年前儿子无故失踪,妻子弃他而去,但在这个男人的床上,他发现了的大量孩子的照片,其中就有他儿子。
没有人设计他,他就是要杀了凶手。
“你还有选择”
这句台词在影片中不断出现,即使已经预见了未来,但你仍有选择。
未来是未知的代称,我们从中选择其一,让它成为现实。
即使有过预见,但在选择前,所有都仍是未知,女先知不断的重复也是其目的。
约翰没有开枪,他选择了预见未来之外的路。
但那男人反而不干了。
他坚持让约翰打死自己,因为这是他主家的预谋。
是的,这还是个预谋杀人。
但谋杀的最终目的不是那男人,而是约翰。
早在约翰调查溺水案时,监狱管理员就劝告他:小心越弄越脏。
在这所监狱里,所有囚犯的记忆都被转换成可视图像。
这里说是监狱,也是一座庞大的人性资料库。
就像一本封皮积满灰尘的《史记》,想要查阅首先会被灰尘迷了眼,而且知道的越多,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。
影片就像扔进脑海的一捆烟火,由约翰的预谋杀人案为炸点,引发了一串连环爆炸。
《少数派报告》改编自上世纪科幻小说家菲利普·迪克的同名小说。
他一生的科幻小说,有不少被搬上银幕,比如《银翼杀手》(改编自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?》)、《高堡奇人》、《全面回忆》。
他的作品极具前瞻性,书中提到的各种观点,在经过大半个世纪后仍具有讨论价值。
斯皮尔伯格拍摄的《少数派报告》虽然片长145分钟,但仍有很多细节无法展开,都是开放式收尾,也就存在很多漏洞。